1. <noscript id="f0o7w"><tbody id="f0o7w"></tbody></noscript>

    2. 業界新聞
      首頁 / 關于華信 / 新聞動態 / 業界新聞
      中英專家研討智能移動領域技術 導航定位為自動駕駛“掌舵”
      2017-11-10
          11月6日,首屆中英智能移動新業態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大地測量、導航與位置服務、人工智能等多領域中英專家出席會議并介紹了最新研究成果。會議期間,與會專家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對智能移動領域的關鍵技術、產業驅動、國際合作框架等進行了解析。

          智能移動領域,現況如何
       
          智能移動離我們已不再遙遠。人們最關心,卻也是最擔心的例子——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技術體系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中英地理空間信息聯合研究中心主任、英國諾丁漢大學自動化利用負責人孟曉林對記者說,從硬件范疇談起,首先是導航定位;第二則是感知。以動感地圖為例,在路面上,各種狀況的發生都是瞬時的,會引起連鎖反應,如何將這些變化信息及時傳遞給道路使用者呢?這就是動感地圖的作用。第三個技術關鍵點是通訊,包括車與車、車與物、車與基礎設施的通訊等,是必須實現的互聯互通問題。
         
         孟曉林特別強調,以上智能移動技術都離不開“安全”二字。因為所有導航定位裝置都是電子產品,只要跟外界發生聯系,就有被黑客攻擊的可能,導致信號傳輸被干擾,鑒于這種脆弱性,“反黑”技術的跟進幾乎和系統關鍵技術同樣重要。
             
         孟曉林說,目前,這些技術發展的成熟度并不一致,大眾認知也有好有壞,因此,向公眾普及自動駕駛基本常識,應伴隨技術一起前行。
             
         在英國,政府已加大力度研發相關領域技術。英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喬桐向記者介紹,2017年英國宣布撥款1.09億英鎊支持多個自動駕駛項目。這是一項前瞻性舉措,就像“中國制造2025”一樣,英國也在探尋自己的工業發展戰略,自動駕駛為英國帶來巨大市場機遇,相關技術將推動人類交通從20世紀的人工駕駛時代過渡到21世紀的低碳、零碳、自動駕駛時代。
             
          自動駕駛上路,挑戰何在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李朋德告訴記者,第一,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第二是時空信息有效覆蓋問題,時間和空間對自動駕駛來說就像水和空氣之于人類一樣不可或缺,時間空間必須緊密結合、合二為一才能精確感知環境;第三則是“機器用的地圖”問題。人類看到地圖出現錯誤能夠及時“剎車”,而人工智能在判斷事務對錯方面與人類仍有差距。此外,我們還面臨“標準缺失、成本過高”的問題;最后一點是系統集成,動態、感知的智能駕駛系統尚需工業創新。李朋德認為,只有上述四方面的問題全部解決,產業化才有前景,如果只是部分解決問題,人們看到的仍只是實驗品。
            
         喬桐也贊成“技術是最大挑戰”的觀點。但他認為,公眾對于自動駕駛這項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同樣重要。譬如,傳統車駕駛者對電腦系統穩定性的信任度,以及自動駕駛對專職司機群體帶來的生存挑戰等,需要考慮新技術如何更好地適應現實社會。因此,在制定自動駕駛技術相關政策時,不能只考慮安全性,還需顧及社會方方面面。總之,公眾只有對新技術持有100%的信任,政策才能出臺,新車才能上路。
             
          中英互利互助,應對未來
             
         李朋德告訴記者,中英地理信息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盡管兩國法系不同,但有互補之處,怎樣找到一個共同點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體系,這一點值得雙方認真研究;在相互學習方面,英國的電子傳感科技值得中方學習,而英國可以利用北斗在高精尖領域將時空一體化做得更好;另外,英國擁有大量以軍事、經濟、人文為目的的世界各地地圖,中英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將其升級為“機器可用的地圖”,共享技術和標準。李朋德進一步指出,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開展更多人文、科技交流。相信憑借中國制造業和歐洲的標準化管理,我們能夠共同完成一個適應全球自動駕駛市場的、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談到中英雙方如何應對挑戰,孟曉林提出可通過政府搭建平臺,確定重要研究方向,進行人才培訓的建議。英國已將智能移動領域的人才培養提上日程,英國國家創新署、英國國家測繪局與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可以選擇適當時機通過多種方式對接,設立專題,嘗試解決問題,甚至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人才培訓方案進行調整,增加機器學習等相關內容。
             
         喬桐表示,中英智能移動領域的合作邁出了第一步。新技術的發展,需要來自政府、學界、企業界三方力量共同推動。尤其是企業通過風險投資等方式,最終完成其商業化落地。三方共同努力搭建合作框架,分享信息,交換想法,可以為新技術開辟發展空間。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上一條 下一條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添人人爽添人人片牛牛|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久久青青国产|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福利片|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