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NSS領域中,高精度天線是對天線相位中心穩定性有特殊要求的一類天線,通常與高精度板卡配合實現厘米級或者毫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在高精度天線的設計中,通常對天線的以下指標有特殊要求:天線波束寬度、低仰角增益、不圓度、滾降系數、前后比、抗多徑能力等。這些指標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天線的相位中心穩定性,進而影響到定位精度。
1. 高精度天線應用及分類
高精度GNSS天線最初主要應用于測量測繪領域,用于在工程放樣、地形測圖以及各種控制測量過程中實現靜態毫米級的定位精度。隨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日益成熟,高精度天線逐漸應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包括連續運行參考站、變形監測、地震監控、測量測繪、無人機、精準農業、自動駕駛領域、駕考駕培、工程機械等工業領域,在不同應用中對天線的指標要求也有明顯差異。
1.2 CORS系統、變形監測、地震監控-參考站天線
高精度天線應用于連續運行參考站中時,通過長期觀測獲取準確的位置信息,并通過數據通訊系統實時的將觀測數據傳輸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解算出區域內的誤差改正參數后再通過地基增強系統、廣域增強系統、星基增強系統等,將誤差信息發給流動站(用戶端),最終使用戶得到準確的坐標信息。
在變形監測、地震監控等應用中,由于需要對變形量進行精確的監測,探測到微小的形變,從而預測自然災害等的發生。
因此在諸如連續運行參考站、變形監測、地震監控應用中的高精度天線設計中,首先必須考慮的就是其優秀的相位中心穩定性和抗多徑干擾能力,這樣才能為各種增強系統實時提供準確的位置信息。另外,為了提供盡可能多的衛星改正參數,天線必須接收盡可能多的衛星,四系統全頻段已經成為標準配置。在此類應用中,通常采用覆蓋四系統全頻段的參考站天線(基準站天線)作為系統的觀測天線。
1.3 測量測繪-內置測量天線
在測量測繪領域中,需要設計便于集成的內置測量天線,天線通常內置于RTK接收機的頂部,在測量測繪領域實現實時高精度定位。
內置測量天線在設計中的主要考慮因素有頻段覆蓋、波束覆蓋、相位中心穩定性、天線尺寸等,特別是隨著網絡RTK的應用普及,集成了4G、藍牙、WiFi的全網通內置測量天線逐漸占據市場主要份額,自2016年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RTK接收機廠商的青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推廣。
1.4 駕考駕培、無人駕駛-外置測量天線
傳統的駕考系統存在諸多弊端,如投入成本大、運維費用高、受環境影響大、精度低等,高精度天線應用于駕考系統后,駕考系統由人工評判轉變為智能化評判,評判精度高,大大降低了駕考的人力物力成本。
近年來無人駕駛系統發展迅速,在無人駕駛中,通常采用RTK高精度定位與慣導組合定位的定位技術,可以在大多數環境下實現很高的定位精度。
在駕考駕培、無人駕駛等系統中,常采用的是外置測量天線形式,需要天線具備多系統多頻的工作頻段,能夠實現較高的定位精度,對多徑信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以及較好的環境適應性,能夠在戶外環境下長期使用而不發生故障。
1.5 無人機-高精度無人機天線
近年來無人機行業發展迅猛,無人機已經在農業植保、測量測繪、電力巡線等場景中廣泛應用,在此類場景中的應用,只有配備了高精度天線才能保證各種作業的準確、高效和安全。由于無人機具有速度快、載重輕、續航短等特點,無人機高精度天線在設計時主要關注重量、尺寸、功耗等因素,并且在保證重量和尺寸的前提下實現盡可能的寬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