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港口業務的不斷發展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不斷融合,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成為港口發展的新動能。在港口的智慧化轉型升級中,北斗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北斗系統已經在智慧港口建設中大顯身手,持續促進港口高質量發展。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型自動化智能碼頭綜合運用北斗系統、5G通信等多種技術手段,增強碼頭整體布局的智能化;上海洋山港在北斗系統的深入應用下,提升了吞吐潛力,使其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智能駕駛”的智慧港口;天津港將5G與北斗技術結合,作為港口智慧化轉型重要推動力,推進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升級。
圖示:天津港 圖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系統的深入應用,正在加速全國港口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智慧港口建設中,智能化、自動化作業設備(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無人集卡等)的應用是提高港口作業效率的關鍵,而高精度定位及通訊融合天線是智能化、自動化作業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精度定位天線接收GNSS信號,結合4G、5G天線接收地基增強系統的RTK差分數據,可為港口的作業車輛、設備提供實時的高精度位置信息,不受天氣、光線等影響,可在全場景下助力車輛、設備實現精準定位,為智能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此基礎上,深度融合通信技術,滿足港口作業車輛、設備各種網聯信息的無線傳輸要求。
華信智能網聯車載天線系列,具有天線一體、系統集成、小型化、車身共體、車身共形、外形可塑等特點,可以有效解決干擾問題、信號衰減、布線復雜、構成外殼件開模管控復雜和高成本等問題,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厘米級定位精度服務。
華信智能網聯車載天線系列高度融合了高精度GNSS天線、5G/4G天線、V2X天線、AM/FM天線、WiFi、藍牙等天線單元。技術創新上采用多層陣列技術,在有限的布局空間下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空間的充分利用,解決了多頻天線小型化共體和隔離度難題;通過引入高精度定位將車輛定位誤差控制在厘米級;結構冗余設計,滿足當前汽車智能網聯化發展中的天線構成單元的可變性;多網通信天線集成融合式設計,相對于傳統分離式天線可大幅度降低傳輸過程中的信號損失、減小布線復雜度、充分降低了系統通信的復雜性,提高了整車的通信性能及效率,實現性能最優化。
面向無人駕駛領域,華信天線目前已形成鯊魚鰭玻璃形天線,圓柱型、方形天線,RSU天線三大系列產品布局,有效解決行業性應用問題,現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主機廠商達成戰略合作,產品應用于全國多個港口,在技術水平和市場應用層面都得到了用戶的極大認可。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人民網、澎湃新聞、北京日報、科技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