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施工: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對機械進行管理,能夠記錄判別施工過程及質量、輔助人工進行決策,保障實現智能化、高質量、高效益目標。
圖源:《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
當前,北斗衛星導航技術已經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隨著北斗系統高精度功能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通信等新技術結合,以及國家“新基建”發展戰略的實施,進一步刺激和拉動了各行業對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應用的需求,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應用范圍延伸到各個新興應用領域,數字化施工應用便是其中之一。
在5月份發布的《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數字化施工應用市場與大健康應用市場、石油石化應用市場被列為北斗產業三大新興應用市場,數字化施工將伴隨我國“新基建”發展成為非常重要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應用市場。
圖源:《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中總結歸納了北斗系統為數字化施工提供的五大保障:一是野外施工的通信保障,北斗具備定位與通訊功能,在公網覆蓋不到的野外或信號較弱的區域可同時提供通信保障;二是精準化施工的技術保障,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可指導機械實現精確打樁、刷坡、整平、壓實、攤鋪等施工;三是施工可視化管理的技術保障,北斗 +BIM 可實現工地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四是施工人員、設備、車輛安全監控、調度、管理的技術保障,北斗終端實現對現場人員、施工車輛、大型作業機械設備的位置和運動軌跡監測能夠第一時間預警并進行合理調度管理;五是施工環境安全監測的技術保障,可全天候監測,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保證長期連續運行,以及毫米級的精度對崩滑體變形、邊坡沉降等監測,保障施工安全。
在數字化施工應用場景中,GNSS天線是非常核心的一環。GNSS天線與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自動控制、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合實現工地現場生產要素的廣泛互聯,利用高精度定位功能,根據環境參數規劃出最優作業路徑、施工速度、碾壓遍數、振頻、振幅、搭接寬度等參數,可實現自動預警、緊急停車、自動避障,突破傳統機械施工及工程管理的局限性,實現對施工過程的科學控制和管理,從而大大提升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在礦山、鐵路、機場、港口、水利、電力等各類工程項目中,復雜的作業環境是GNSS天線面臨的主要挑戰,如:野外信號較弱、雨水沖刷、灰塵、紫外線、機械作業震動等。
華信天線研制的高抗振天線,天線單元采用多饋點設計方案,實現相位中心與幾何中心的重合,將天線對測量誤差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相位中心精度達到毫米級;具有出色的多徑抑制性能,天線穩定性高;采用低剖面外觀設計,金屬底座以及高強度結構外殼,防水、抗腐蝕、抗跌落、抗振動,防護等級達IP67,IP69K,可在戶外各類惡劣環境下作業。
目前華信高抗振天線產品已經在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電力、能源基礎設施等工程項目中成功應用,在技術水平和市場應用層面都得到了用戶的極大認可。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蘭州日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